Friday, July 15, 2005

日自民黨總裁選舉的勝出術

開南管理學院副教授                                  曹瑞泰

一、互為因果的循環架構

日本最大黨自民黨的基層組織雖然於各行政區設有區黨部統轄地方的黨政事務,也設置有專職黨工,但實際上黨部的活動,大都仰賴其從政黨員的後援會來配合運作。因為不僅直屬地方黨部的黨員無幾,地方黨部的主委也大多由地方選出的民意代表來擔綱,而一般黨籍政治人物的後援會成員則是配合所屬政治人物的需要,加入自民黨,所以絕大部份地方黨部的黨員皆是某特定政治人物後援會成員。此類黨員的黨費大都由所屬政治人物的資金支援團體繳納,例如由地方建築營造等相關企業支援團體的政治獻金中撥付,故在地方黨員架構中,形成屬於特定後援會的人頭黨員佔據多數,因此地方黨部亦不得不依賴各後援會的支援來運作。相對地,自民黨籍候選人的選舉也是以派閥及各自的後援會為支援運作的主體,而非依賴地方黨部。候選人無法依靠黨組織的結果,也成了地方黨組織發展的阻礙,雙方形成互為因果的循環架構。

再者,就另一面向分析,黨所屬國會議員與地方組織代表者投票選出黨總裁,即其等所謂的總裁公開選舉制度,在前述架構下也就成為自民黨內有實力政治人物組成派閥的強烈環境誘因,甚至納入系統,形成互為因果的循環架構。 [1]

二、黨總裁選舉的歷程與相關規定要點

自民黨的總裁從一九五六年的第一代鳩山一郎到現在的小泉純一郎剛好二十代 [2] ,其間總裁選舉至二00三年九月為止,總計改選三十次,其中有二十次為公開選舉(其等簡稱公選),其他則為派閥領袖商量出結果後,交由黨籍國會議員總會決定的結果;其間甚至有前任總裁直接指定接班人,如池田勇人直接指定佐藤榮作(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中曾根康弘指定竹下登(一九八七年十月)、五人小組指定森喜朗等。但公選還是主要的模式,最初是由黨籍國會議員與擁有地方議員身份的縣黨部代表直接投票權產生。但用得最多的是每位黨籍國會議員擁有一票,一級地方黨部或各有一代表票、或依據黨員數選舉產生地方代表;其人數或者只有一人、或者從一名到四人,亦即地方代表票數從一到四票皆曾有過。另外,一九七八年至八二年間引進由地方黨員投票的預備選舉,以一千票算一點的方式,獲得最多點的前二位,由黨籍國會議員投票決定。到八二年預備選舉則又改成黨員數計算。一九九五年九月的總裁公選則除黨籍國會議員一人一票之外,地方黨員一萬票算一票。 [3]

黨總裁選舉時,因規定需要完全繳納二年份黨費的黨員才具有投票資格,故選前各後援會所屬的人頭黨員大幅增加。具有人脈與金脈的派閥,特別是擁有龐大後援會的派閥,手中掌握派閥所屬國會議員與各議員所屬的地方後援會的黨員選票,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意向足以影響當選結果,使得派閥的地位益形重要。而配合自民黨內的特殊政治生態將黨內派閥運作發揮至極的,則非田中派莫屬,從田中角榮登上首相寶座之後,往後的內閣總理及閣員的人選非得到田中派同意支持或合作皆無法順利盡其功。此一情況直至小泉時代來臨情況才改觀。

三、小泉當選總裁的要因

二000年十一月由於日本政府的振興經濟政策未能奏效,景氣持續低迷,又接連發生外務省官員的貪污瀆職事件與勞動省轄下的中小企業經營者福祉事業團(KSD)巨額資金不當使用,賄賂自民黨籍政治人物的KSD事件等,使得當時內閣總理森喜朗的支持率下降至個位數,在野黨因而順勢提出不信任案,內閣搖搖欲墜。支持森喜朗執政 [4] 的自民黨內最大派閥橋本派的幹部們,認為愈來愈不利的情勢,將會影響到隔年七月的參議院議員選舉,所以也已同意待三月份的總預算通過後,即讓森喜朗卸下總理職位,而由其派閥領袖前首相橋本龍太郎重新回任掌舵。

如前述,以往自民黨內在派閥主導的結構下,最大派閥的領袖或是得到最大派閥支持者,出任黨總裁進而在國會出馬競選的幾無競爭者內閣總理,是順理成章之事,其他的挑戰者總是被視為陪襯或志在提高知名度。所以二00一年四月自民黨總裁公選時,包括龜井靜香、麻生太郎,以及第三次出馬競選總裁的小泉純一郎三位皆不被看好。但關鍵在於隨著政治改革風潮,自民黨內的黨總裁選舉辦法亦隨之修改,代表地方的票數增加,每個都道府縣皆各有三票,國會議員則是每人一票;且多數的都道府縣均會事先舉行預備選舉,在預選中獲勝者就可攘括代表該地區的三票。

自民黨總裁選舉的相關規定,近年來持續修正,二00一年四月的總裁選舉規定,除黨籍國會議員每人一票外,四十七個都道府縣一級地方行政區,每區三票,地方合計一四一票,地方可舉行預備選舉,將三票全部投給預選獲勝者。在此關鍵背景下,小泉純一郎以新世代政治家的姿態,順勢舉起「結構改革」的大纛,高唱「構造改革無神聖不可侵犯的區域」、「喪失構造改革,日本將無法再生與發展」,而且以脫離派閥來挑戰最大派閥領袖的橋本龍太郎,亦即以跳脫自民黨的傳統結構來抗衡黨內的龐大勢力。此舉與許多自民黨內支持者 [5] ,以及一般民眾所蘊積已久的不滿情緒結合,形成滾雪球式的民意壓力,迫使傳統的派閥與利益交換式的配票系統失靈或轉向,尤其是地方的黨員票,紛紛投出支持小泉的改革票;而且在預備選舉下,如美國總統選舉的預備選一樣,贏得一個行政區就獲得該區所有的支持票,因而超越橋本派所控制的國會議員票與地方票,使小泉終於當選總裁 [6] 。所以小泉純一郎得以當選黨總裁,除大環境外,應可歸功於黨總裁選舉辦法的修正。

二00三年九月的總裁選舉修正規定,又增加許多地方票。黨籍國會議員每人一票(當時合計三百五十七票),一般黨員與黨友的地方票合計三百票,總計六百五十七票,獲得過半數者當選。三百張地方票,如前一次一樣,先分配四十七個都道府縣地方行政區,每區三票,計一百四十一票,剩餘的一百五十九張票則根據各區黨員與黨友的數目依據頓特式(d’Hondt Method)計算分配。而且總裁候選人的地方得票也依據頓特式計算分配,不再使用贏者全拿的預備選舉。

總裁候選人若無人獲得過半數選票時,由獲得最多票的前二位候選人參加決選,決選則由黨籍國會議員每人一票,投票決定。總裁當選人任期從二00三年十月一日起由二年改為三年。參加總裁選舉者必須有二十名以上的黨籍議員推薦。 [7]

小泉競選黨總裁連任之時,由於大環境的持續改變、新選舉制度與政治資金規制法等政治改革法的實施,以及施政表現獲得多數國民及黨員的認同,加上現任總理所擁有的人事派任、調度等優勢,其影響力超越了派閥,使得派閥無法如以前般地一致運作,展現團體戰力;甚至連黨內最大派閥之中,也出現了支持小泉的分裂投票。而總裁選舉中又將地方代表票增加一百五十九張,讓懂得運用現代媒體、深具民眾魅力的小泉,在連任總裁的選舉競爭中,勢如破竹,無人可擋,分別獲得二0五張地方票、一九四張國會議員票,合計三九九張票,得票率高達百分之六十點七。 [8]

《歷代自民黨總裁一覽表》

?裁代行委員:鳩山一郎緒方竹虎松野鶴平)、三木武吉大野伴睦
第一代:鳩山一郎(1956年)
第二代:石橋湛山(1956年 - 1957年)
第三代:岸信介(1957年 - 1960年)
第四代:池田勇人(1960年 - 1964年)
第五代:佐藤榮作(1964年 - 1972年)
第六代:田中角榮(1972年 - 1974年)
第七代:三木武夫(1974年 - 1976年)
第八代:福田赳夫(1976年 - 1978年)
第九代:大平正芳(1978年 - 1980年)
第十代:鈴木善幸(1980年 - 1982年)
第十一代:中?根康弘(1982年 - 1987年)
第十二代:竹下登(1987年 - 1989年)
第十三代:宇野宗佑(1989年)
第十四代:海部俊樹(1989年 - 1991年)
第十五代:宮澤喜一(1991年 - 1993年)
第十六代:河野洋平(1993年 - 1995年)
第十七代:橋本龍太郎(1995年 - 1998年)
第十八代:小??三(1998年 - 2000年)
第十九代:森喜朗(2000年 - 2001年)
第二十代:小泉純一郎(2001年 -)


注:根據注2網站資料:フリ?百科事典『ウィキペディア(Wikipedia)』,重新修正而成。《注釋》 [1] 佐藤誠三郎、松崎哲久、《自民党政?》、日本東京、中央公論社1986年,6月、P.53.
[2] http://ja.wikipedia.org/wiki/%E8%87%AA%E7%94%B1%E6%B0%91%E4%B8%BB%E5%85%9A%E7%B7%8F%E8%A3%81%E4%B8%80%E8%A6%A7
[3] http://www.geocities.co.jp/WallStreet-Stock/7643/sosaisen.html
[4] 2000年4月小淵惠三首相(自民黨總裁)因腦阻塞住院,無法復職。由五位派閥首腦於密室決議推森喜朗黨秘書長繼任總裁,未經總裁選舉的程序。
[5] 包括自主黨員、後援會所屬黨員,以及自民黨的支持團體(自由國民會議與國民政治協會)的會員,亦即所謂的黨友者等。
[6] 曹瑞泰著,「新世紀2001年日本政局變動之解析」,《立法院院聞》,台北,立法院院聞月刊社,第三十卷第一期,2002年1月, 頁98?99。
[7] http://www.jimin.jp/jimin/jimin/sousai03/shikumi/index.html
[8] http://www.cc.matsuyama-u.ac.jp/~tamura/sousaisenn.htm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