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02, 2005

綜合分析美日安保共同戰略目標對台灣的影響

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編審                                  尹懷哲

 2005年2月19日,美日安全保障「2+2」會議發表了「共同戰略目標」,其中一條「鼓勵通過對話和平解決台灣海峽問題」,首次將台灣納入美日安保範圍,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台灣內部也是各種看法紛至,各有各的解讀。這些見解又可分為兩大類,即慎重派與樂觀派,受到台灣島內意識形態的影響,使得心向台獨者對此皆樂觀地拍手叫好,認為美日將幫台灣打中國搞獨立,中共會受到國際社會的抵制對抗。或有非台獨論者則以為不可過度樂觀,美日仍然維持著過去的基調等等。事實上,這些看法都可說是部份正確,但皆有其疏漏之處。
近來中國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雖然並非直接衝著美日來,但某種程度上也可視為中國對美日共同戰略目標的一種反制宣言,美日安保的大轉變對台灣影響確實不容輕視,尤其是美日兩國對共同戰略目標背後目的並不一致。為何美日安保共同戰略目標要涵蓋台灣?這個問題必須要從美日的立場來做綜合的分析。
美國將中國視為潛在競爭者
這次共同戰略目標的擴大是為何而來呢?主要還是美國因應國際局勢的態度產生變化,試圖改變美軍在全球的配置,也就是美軍的大整編(transformation)而來。美國在後冷戰時代發生了九一一恐怖攻擊後,新的假想敵已經變成了美國刻意塑造的所謂「流氓國家」與恐怖份子(特別是反美的),因此國防戰略上劃出由北韓到中東的一塊「不安定弧」。在這個地區中有幾個特色:一、容易發生大規模軍事競爭。二、新興大國與衰退大國存在。三、容易出現擁有強大資源為基礎的軍事競爭對手。四、美軍基地與中繼設備密度較低。不言可喻的,中國非常符合不安定弧中的這些特色,儘管目前美中關係合作層面廣泛,但美國對中國這樣的大國始終抱著警戒,因此戰略目標上不可能不防範中國的崛起對美國利益的挑戰,同樣的心態也可以在美國對俄國的戰略佈局上見端倪。
美國在東亞僅有日、韓兩地有駐軍,在南韓反美與朝鮮半島統一聲浪逐漸擴大的情況下,唯一能令美國信任的盟友只剩日本一國,且日本位居東亞島弧,扼中國進出太平洋的要道,更是美國全球佈局中面對不安定弧(北韓、中國等國)的最前線。伴隨著美日安保宣言而來的配套,即美軍整編計畫中,將原本位於美國的軍隊司令部移到日本 [1] ,或是美日共用基地等主張,配合日本已經通過與美軍緊密配合的「有事」相關法案,顯見美國國防政策上調整,以及與日本的合作無間。
至於台海問題,儘管中國的力量逐漸增強,潛在威脅也相對增加,但中國與日俱增的影響力,使得美國在許多議題上需要中國的合作。正如同保守派急先鋒的美國國務卿萊斯所說:「此時此刻崛起的中國有健康的一面,也有麻煩的一面。」 [2] 因此,美國確實仍維持過去一貫立場,以「維持台灣海峽和平現狀」為美國最大利益,說到底,中國與美國並沒有嚴重而直接的利益衝突,比起中日之間來說要少的多。
美國既然希望維持著台海和平現狀,在北韓問題尚未解決的情況下,美國勢必對東亞的影響力不能放鬆。偏偏目前中國在東亞影響力快速崛起,美國在伊拉克情勢未見改善,中東局勢仍不明朗,反美恐怖主義與日俱增,美軍已經從東亞駐軍調派數萬人到伊拉克去,但距離能穩住該地情勢的實力仍有一段距離。因此更加需要日本在東亞補強其穩定和平現狀的力量,這就是日本角色愈加吃重的原因。美國在穩住東亞局勢之餘,繼續與中國修好,並壓制北韓,成為現今美國東亞政策的主要方向。從近來中國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可以看出,美國並未表態反對該法,僅重申過去一貫立場「反對動武、片面改變現狀」,就是這個思維的表現。
日本將中國視為潛在敵人
自二次大戰後一直採親美反共立場的日本,在冷戰結束後面臨了一段不確定的年代,儘管日本內部出現新保守主義與普通國家論的右傾自立路線,但過去有田中角榮在美國的暗中策劃下的失敗下台(洛克希德案)為鑑,長期以來唯美國是從的日本政客們並沒有大膽到敢對美國說不。直到美國小布希上台發生911恐怖攻擊後,讓美國的對外政策出現了調整,日本正好趁著這個機會搭起順風船。一方面擴大國際影響力,擺出大國外交的態勢,並以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為目標,另一方面又緊拉著世界獨強美國,借著美國的勢力擴張來擴大軍隊活動範圍,以保護日本利益對抗潛在敵人。
由於上述兩項目標在實踐上會產生矛盾,因此日本主要是以緊密美日關係為優先考量,就像日本支持沒有聯合國授權的美國攻打伊拉克並派兵支援一樣。日本的保守主義者們皆親美,但這僅僅只是權宜之計,例如石原慎太郎認為日本應該脫離美國影響而自立,但在現實上仍不得不向美國低頭。後冷戰時期的日本,從呼應聯合國的海外派兵(PKO)開始打著「為國際和平盡一份力」的名號,試圖脫離過去「經濟一流、政治三流」的污名,而真正的盤算其實是脫離戰敗的陰影,修改美國制訂的日本國憲法(麥克阿瑟憲法),合法擁有軍隊的成為新保守主義者小澤一郎所鼓吹的「普通國家」。
由於戰後日本國憲法由美國制訂,因此日本任何企圖擴軍或修改和平憲法的舉動必然需要美國的首肯 [3] 。隨著美國全球佈局的轉變,日本在追隨美國之餘,藉機擴張了軍備。例如藉由美日合作的飛彈防禦系統(MD),而廢除限制日本出售軍火的「武器出口三原則」。或是藉由阿富汗與伊拉克的派兵,突破和平憲法的限制。更有甚者是藉由美國的支持,在與有領土主權爭議的俄國 [4] 、中國 [5] 交涉立場上毫不妥協。日本對美國行動的支持,索求回報時絕不手軟,意圖加強干涉台海事務的「共同戰略目標」,正是在美國的需求下一拍即合的產物。
日本介入台海所欲為何?
日本既然試圖擴大在國際間的影響力,要對台海問題進行某種程度的表態也並非不能理解,且共同戰略宣言所提及的「鼓勵對話」程度確實也夠了。但實際上日本對台海的介入不管是在民間自發還是官方表態上卻遠較美國為深,尤其是在中日關係不如中美關係順暢的前提下,為此開罪中國大陸後所造成的問題也遠比美中關係變差要來得難以善後。但日本為何要如此不惜代價的介入台海問題呢?
關於這個問題,很常見的說法是「兩岸統一後日本海洋航線被中國控制」,或是模糊的以「中國威脅論」這種「中國強盛,日本遭殃」的見解,從中國國防預算的增長來「間接證實」對日本有極大威脅,當然這樣是欠缺說服力的,畢竟就算是鄰國,中日兩國關係若能修好或是彼此不懷敵意,原本就不需因過度憂慮,更不用在外交、軍事上投資更多的力量來對抗。右派保守主義當道的日本,如果要擴張軍備就必須要有一個正當的理由,中國威脅論就是這理由中最充分的部份,如果中國表現得不像是威脅,那麼日本會刻意「讓中國看起來像威脅」。
這說法並非沒有根據,且剛卸任的美國國防部中國部長Dan Blumenthal也證實了這一說法。最近日本鼓吹中國「反日愛國主義教育」的盛行導致反日行為激化,來強化中國威脅論,但中國的激烈反應其實是因為小泉政府為了塑造日本國內反中輿論,在釣魚台、靖國神社問題各方面右傾化的「刻意挑釁」所使然 [6] 。儘管中國還沒有像北韓與日本的關係那樣,已經到了要以戰爭威嚇與經濟制裁的手段互相叫囂,但從美日共同戰略目標來看,日本對台灣的重視並不下於對北韓情勢的重視(十條中各有一條提到) [7] 。從日本主要媒體的說法可以看出,與其說日本擔心台灣與中國統一,不如說是日本擔心目前「藉由台灣掌控的海洋領土」 [8] 被中國拿回。這點從反分裂國家法通過後,日本輿論擔憂屬於台灣省的釣魚台列嶼主權,將成為中國對日動武的法源依據可以看出 [9] 。日本之所以在美日共同戰略目標中這麼擔憂中國的國防透明化問題,正因為日本知道未來因領土與資源的爭奪而發生戰爭的機會相當的大。當日本預期中國這個日益壯大國家將成為的潛在敵人時,自然必須聯合美國,「侍敵以強」地擺出「積極防衛」姿態了。
東海油氣田資源與釣魚台問題一樣是目前中日間利益衝突的代表。這也是日本干涉台海問題一個明確的利益。東海油氣田問題起源是日本片面在東海決定了對日本有利的所謂「日中中間線」後,對中國在東海「日中中間線」附近開採的油氣田,表示可能會把日本海洋領土(專屬經濟區)下的資源也挖走,而要求中國給予地質資料,並分配部分開採盈餘給日本。中國方面則本著「和平崛起」的外交基調,向日本提出共同開發東海資源(也包括釣魚台列嶼資源)作為回應,但日本卻不接受,主張獨力開發,與中國產生明顯的對立 [10] 。東海資源爭奪的對立,是因為兩國在海洋領土的界線上未有共識。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11] ,要向聯合國申請海洋領土必須要先進行大陸架調查獲得詳細資料才行,中國與日本在這方面雖然都加緊腳步在做,也使得中國海洋調查船的活動造成日本的警戒與不滿,由於聯合國「大陸架界線委員會」不受理爭議中的地區,因此這個問題更顯得難以解決。
中日真的會為台海問題而開戰嗎?
美日共同戰略目標納入台海問題,是美日在不同的盤算下進行,這是否代表美日必然要為台海問與中國題開戰呢?儘管在戰略目標的文字上,甚至從現狀上來判斷都沒有這種可能,但不能否認的是,不管是否有其中一方刻意促成,現狀確實正朝著不穩定與對立的方向發展。去年年底日本通過的新防衛大綱,把中國當成威脅,並將軍隊的調動偏重在西南方向,即增兵琉球、宮古、石垣島一帶,或是美國要租借下地島等意圖,這樣的事實使得無論美日政府表面上怎麼表態不會武力介入,都容易引發外界的聯想,對台獨勢力來說格外如此。
這樣的盤算就是美日所要的,現階段不會武力介入是事實,但並不表示永遠不會,這就是在維持戰略的彈性。同時,為了不讓台灣獨立聲浪消退,自然要擺出支持台灣對抗中國的態勢,儘管表面上說的又是另外一套。更何況,這種「支持台灣獨立」的態勢可以作為與中國談判的籌碼,過去的歷史證明,在維持台海現狀的情況下,不管是中美建交、聯合公報、或是對台三不,美國向中國出賣台灣的次數早已不勝枚舉。台灣大概是美日對付中國最好用的籌碼了,只要維持台海現狀,不但出賣次數不受限,台灣更是永遠對美日懷抱夢想,絲毫不因被出賣而改變立場。如果你是美日,你要不要出賣一下台灣呢?

《注釋》
[1] 例如華盛頓州的陸軍第一軍司令部移到日本神奈川,美軍第五空軍司令部移到空中自衛隊總司令部。
[2] 萊斯的下文是「健康的一面,包括中國與美國合作反恐,進展良好;也共同經由六方會談處理北韓核武問題,合作良好。麻煩面包括中國軍事發展令美國憂心;台海緊張也令美國憂心;中國大陸的經貿需要更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規範。」
[3] 2004年7月21日,美國副國務卿阿米塔吉(Richard L. Armitage)表示:「日本國憲法第九條是美日同盟的障礙。」此後,一直在日本社會討論的修憲議題,才在自民黨內正式進行動作。
[4] 在美日共同戰略目標中有一條特別提及日俄間的北方四島問題,即「透過北方領土的解決,達成俄日關係完全正常化」。日本就有拉美國來撐腰的味道。這也是為何俄國提出要歸還兩島,但日本仍堅持俄要歸還四島的原因。
[5] 美國對中日釣魚台列嶼之爭偏向日本的表態,首見阿米塔吉(Richard L. Armitage)在2004年2月2日的發言,其次是在2004年3月24日,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艾瑞里更闡述了阿米塔吉的意思,即美國對釣魚台主權爭議的立場中立,但在1972年將琉球「管轄權」交還日本時,釣魚台的「管轄權」也因此一起交給日本。根據1960年的日美安保條約第五條,其涵蓋範圍包括所有日本有「行政管轄權」的地區,因此該條約也一併適用於釣魚台。美國的表態使得日本在釣魚台問題上的態度維持強硬,甚至不接受中國共同開發的建議。
[6] 美國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研究員Dan Blumenthal (去年擔任美國國防部的中國部長)在2005年2月25日發表的論文「美日同盟的復活」(The Revival of U.S.-Japanese Alliance)中表示,日本小泉純一郎政權刻意藉由對靖國神社的參拜,造成中國對此的強烈反應,巧妙的改變了日本國內的輿論與政治氣氛,使得日本的對中強硬路線逐漸抬頭,並藉機強化美日軍事同盟與對台海問題的關切。
[7] 「鼓勵和平解決有關臺灣海峽的問題」、「尋求有關朝鮮問題的和平解決,包括其核子計劃、彈道飛彈活動、非法活動、及朝鮮綁架日本人的人道問題。」。
[8] 根據台灣漁業署發行的「台日周邊水域圖」顯示,日本主張的台日中間線極為靠近台灣,從花蓮外海往東60浬就近入日本專屬經濟區,台灣的傳統漁場幾乎被架空。這種不公平的待遇在台灣當局刻意拉攏日本的大環境下,一直未獲解決,日方也從不讓步,導致台灣漁民捕魚經常被日本海上保安廳連人帶船扣留,台灣政府也向來無能為力。
[9] 每日新聞網頁,「反?家分裂法 台?への北風は日中も冷やす」,(URL:http://www.mainichi-msn.co.jp/column/shasetsu/news/20050315k0000m070144000c.html),2005年3月15日
[10] 與此相比,中國在南海主權問題上與菲律賓、越南等國在2005年3月14日就達成了共同開發南沙群島天然氣資源的協議,顯見日本對中國具有較深的心結。
[11] 1982年新定的海洋法公約,關於大陸架的定義就有了兩種演算法:一、距離基準──從大陸邊緣基線(領海基線)開始,不到200海浬的即以200海浬為限;二、自然延長基準──從大    陸邊緣基線(領海基線)開始,200海浬以上的情形有:在海底山脈上350海浬以內或2500公尺等深線100海浬以內。中國與日本各取對其有利的演算法,使得爭議遲遲沒有交集。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